2022年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2021年GDP预计破5000亿!将重点打造这15个片区!力促中心城区七区联动!

2022-01-05
来源:闽南日报
报告出炉!漳州人,请读懂漳州城

1月5日上午
漳州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隆重开幕
市长王进足
作政府工作报告
小编梳理报告中一批
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事项


长图速览

让漳州人读懂漳州城

↓↓↓


制图:要闻部


来源:闽南日报

打造样板 | 漳州这些片区将重点开发!


向海而兴

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

漳州提出要发力片区开发

带动滨海城市建设起好步

“片区开发”重点开发哪些片区?

小编为您作解读


热点解读
# IMPORTANT NEWS #
大抓城市片区开发

漳州要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厦漳泉大都市圈建设,全面推进中心城区15个重点片区开发,芗城区重点推进西湖片区,龙文区重点推进建元片区,龙海区重点推进榜山片区,长泰区重点推进溪东片区,高新区重点推进“三大片区”,台商投资区重点推进滨江片区,漳州开发区重点推进双鱼岛开发,力促中心城区七区联动、沿江向海、能级提升。



片区开发要按照人口扩张型城市要求,优先导入城市产业、繁荣城市经济,进一步集聚人口、提升人气,推动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产城人融合。以适度超前理念规划布局宜居社区和公共服务配套,探索建设“未来社区”,优化园林绿化,提升生态水系,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打造宜业宜居而又有韧性的城市样板。


同时

关乎市民生活的城市功能品质

报告也提及了


热点解读
# IMPORTANT NEWS #
精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要抓好市政设施新一轮改造提升,推进818个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新建改造供水、雨水、污水、燃气四类管网420公里以上,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000个。

加强中心城区交通体系建设,实施城区互联互通工程,推进交通快速化改造,形成网状便捷、运转高效的交通格局。



加快园林绿化提升,坚持适地种树,加大市花市树种植量,种植更多市民喜爱的乡土品种,突显花化彩化、成林成片。

实施城市公园建设行动和沿江滨海景观提质工程,启动云洞岩溪山云道建设,新增城市绿地1500亩、绿道100公里以上。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加快中心城区道路“白改黑”和人行道改造升级,开展新一轮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00个。

加强城市历史文化及大树、古树保护,对独具城市记忆的旧厂区、旧商业区、旧居住区进行织补式更新,进一步促进底蕴激发、活化。


在城市管理方面

“精细”二字尤为醒目


热点解读
# IMPORTANT NEWS #
精细优化城市管理

制定城市管理标准,统一中心城区管理标准体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整合资源打造“城市大脑”,加快智慧城管二期建设,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搭建市政、园林、环卫等应用场景,治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全面启动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省、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

推动主城区水系联排联调和智慧水务系统建设,积极开展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消灭市区黑臭水体。


家在县区的网友看过来

未来,咱老家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报告也给出了答案


热点解读
# IMPORTANT NEWS #
激发县域发展活力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县、乡、村发展,实施县域“大城关”战略,推动以城带乡、促村,引导农村人口向县城、向中心城镇集聚。

依托石化、造纸、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协同优化产业链布局,打造产业集群。推进“一县一业”“一县(区)一省级以上开发区”培育行动,扶持壮大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向园区、向城镇集聚,打造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十佳”“十优”县(区)。


宜居的城市正向我们招手
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
正从蓝图变成现实
美哉!未来!
美哉!漳州!

来源:漳视新闻综合

两会快讯!漳州GDP预计突破5000亿大关


3000亿元
4000亿元
5000亿元


今天,漳州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就在刚刚,市长王进足在漳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市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2021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和省政府以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抓紧抓实“五促一保一防一控”重点工作,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增长8%左右。


两会快评

扬起“爱拼会赢”的风帆

朝着大海的方向


2022年的第一周,好消息不断。就在前天,漳州刚刚开竣工了一批总投资上千亿的项目。


今天的两会会场,又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漳州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5000亿大关。从2008年的突破“千亿”大关,到如今迈上“五千亿”的台阶,市委市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漳州人一棒接着一棒干,付出了几多奋斗、几多辛劳。

有实力才有魅力,有实力才有说服力。诚然,我们不盲目崇拜GDP。但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GD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5000亿的底气,为我们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强大的信心和动力。

“新的转机和满天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从“5000亿”出发,是一代人的光荣,更是一代人的使命。此刻,我们流下的每一滴汗水,将决定后人以何种眼光审视这座城市。此刻,站在新起点的漳州人再次启航,扬起“爱拼会赢”的风帆,罗盘指向滨海城市的方向。


回首过去一年

我们记录这些瞬间


过去一年,我市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六比一看”竞赛等为抓手,狠抓项目攻坚突破,策划生成推动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我市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合理区间、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漳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六比一看”竞赛,进一步强化“抓发展是硬道理、抓项目是真功夫”的理念,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着力抓作风、比服务、赛成效,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去年8月17日,海峡两岸合资的最大石化项目——福建漳州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
千名干部挂千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市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活动中,挂钩帮扶干部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切实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古雷石化基地:经过多年发展,古雷石化基地已初见雏形。未来,开发区将围绕构建大炼油、大乙烯、大芳烃、大仓储的产业格局,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作出新的贡献。(周先丽 摄)



漳州核电:去年10月27日,漳州核电1号机组内穹顶成功吊装,标志着该机组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核电1-2#机组于2019年4月获得核准,同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十四五”末投产。该项目采用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中核集团供图)



漳州开发区豪氏威马:豪氏威马项目是“世界海工巨头”荷兰豪氏威马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海上起重机、海底铺管系统、海上石油钻井系统等海工产品。(游斐渊 摄)



龙海金龙客车:位于龙海区的金龙汽车产业基地内,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整车组装作业。漳州龙海金龙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是省重点项目,也是金龙汽车最大的产业基地,项目围绕打造全国最先进的客车生产基地,引进关键配套零部件,采用新能源专线生产,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形成汽车产业集群。(游斐渊 摄)



长泰立达信:立达信集团自主设计开发的自动化组装生产线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立达信是拥有国际认可实验室最多的照明企业,开发出国内第一条LED自动化生产线,良品率从95%提高到98%。(游斐渊 摄)



芗城科华:科华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电波暗室EMC检测实验室。该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不间断电源产品开发的民营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科研创新、转型升级投入力度。(唐华 摄)



万辰生物:万辰生物是集食用菌研发、工厂化培育、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企业,主要工厂化生产金针菇、蟹味菇、白玉菇、海鲜菇等食用菌鲜品。(游斐渊 摄)


来源:闽南日报 记者:刘铭明文 陈逸帆 图


漳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天上午,漳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剧场开幕。张国旺出席会议,王进足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陈汉夫主持会议。



王进足在报告中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和省政府以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抓紧抓实“五促一保一防一控”重点工作,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竞赛比实绩,经济运行加速回升;帮扶挂实钩,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改革促实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防控出实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民办实事,生活品质稳步提升;学史做实功,自身建设有效加强。

王进足在报告中说:2021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本届政府工作顺利收官。过去的五年,市政府坚持党的领导,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持续完善政府治理体系,着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市政府职责边界进一步明确,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来,我们坚持科技引领、推动创新发展,综合实力跃升五十强;五年来,我们坚持区域统筹、推动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实现大提升;五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绿水青山成为新名片;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开放发展,体制机制迸发新动能;五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推动共享发展,人民生活更有幸福感。


王进足在报告中表示,五年来的发展成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以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上下同心、爱拼敢赢的结果。

王进足在报告中表示,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今后五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充分认清发展大势、主势、优势、劣势,转换动能、挖掘潜能、放大势能,扬长避短、顺势而为,在更高起点上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奋力谱写富美新漳州建设新篇章。一坚持发展高质量,打造科创引领的产业强市;二坚持城市高能级,打造城乡一体的滨海都市;三坚持生态高颜值,打造山青水绿的生态名市;四坚持开放高水平,打造两岸融合的先锋城市;五坚持生活高品质,打造康乐温馨的宜居城市;六坚持治理高效能,打造平安和谐的安全城市。

在谈到如何做好2022年的政府工作时,王进足表示,新的一年,我们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实施“七比一看”竞赛,紧盯目标快发展,大抓招商增后劲,攻坚项目促超越,全力推动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是



为实现上述目标,王进足在报告中强调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力创新驱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提升创新能力,做大做强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海洋经济,重视培育数字经济,扶持建筑业发展壮大。

二是借力两个市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大力挖掘消费潜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发力片区开发,带动滨海城市建设起好步。精心做好城市规划设计,精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精细优化城市管理,大抓城市片区开发,激活县域发展活力。

四是奋力探索新路,争创漳台融合示范区。深化漳台产业融合发展,要强化祖地根脉情感认同,优化台胞台企权益保障。

五是致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六是着力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要科学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

七是倾力改善民生,顺应美好生活新期盼。要扎实扩就业、增收入,办好办实民生事业,完善健康服务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王进足在报告中还表示要持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淬炼绝对忠诚的硬脊梁,锤炼实干担当的铁肩膀,锻炼依法行政的真本事,修炼清正廉洁的“金钟罩”。

会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大会作关于漳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书面报告;市财政局向大会作关于漳州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2年预算草案的书面报告。


详细报道请看漳州电视台今晚8:00播出的《漳州新闻》

来源:漳视新闻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